后期养兵的核心思路是平衡资源消耗与战场需求,优先培养能应对多场景的综合性兵种。重型坦克是陆战的中流砥柱,不仅生存能力强,还能为后排输出单位提供掩护。搭配自行火炮或火箭炮,可以形成远近结合的杀伤链。空军方面,轰炸机和战斗机是后期制空权的关键,尤其是对敌方高价值目标的精准打击。海军则推荐以战列舰为核心,辅以潜艇进行突袭,确保海域控制权。
资源分配上,轻型坦克和步兵在后期作用有限,建议逐步替换为更高级单位。重型坦克需要大量钢铁和石油,但性价比极高,尤其适合攻坚和防守。自行火炮射程远、范围广,能有效压制敌方密集阵型,但需要重型坦克保护。火箭炮对车辆和建筑有额外伤害,但防御薄弱,需谨慎部署。空军单位消耗较高,但机动性强,能快速支援多个战场,优先升级轰炸机的载弹量和战斗机的机动性。
战术搭配上,重型坦克与自行火炮组合适合正面推进,火箭炮适合远程火力覆盖,而空军单位则侧重骚扰和切断敌方补给线。海军战列舰射程远、火力猛,适合与岸防炮配合封锁港口。潜艇隐蔽性强,适合伏击敌方运输船或落单舰艇。后期战斗节奏快,多兵种协同比单一兵种堆叠更有效,灵活调整部队结构是取胜关键。
养兵时注意军官配置,高星军事军官优先分配给重型坦克和轰炸机部队,后勤军官负责资源采集和运输。科技研发侧重装甲强化、火炮射程和空军机动性,避免分散升级。分城可专精兵种生产,比如一座城专注坦克,另一座城爆空军,提升整体效率。后期野地资源丰富,多派后勤部队采集稀有物资,确保军工生产不间断。避免盲目扩军导致资源崩盘,保持攻守平衡才能持久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