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效剿灭流浪军,关键在于理解其运作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战术。流浪军以战养战,通过掠夺资源和预备兵维持战力,且要塞建设速度极快,迁移成本低。针对这些特点,正规军需优先破坏其资源获取渠道,集中火力打击主城耐久度,同时避免分散兵力被各个击破。流浪军无法从土地获取资源产量,因此封锁其活动区域能逐步削弱其持续作战能力。
由于流浪军战胜后可掠夺伤兵转化为预备兵,单次散射进攻容易被其消化吸收。必须组织多支队伍在同一秒命中目标,使其预备兵容量(主城1.2万上限)无法全额接收战利品。作战时优先使用步兵和弓兵,减少骑兵冲锋导致的战损差异。注意侦查目标驻守队伍,避免被克制兵种反制。若无法速胜,至少确保打平以切断其资源补给。
针对流浪军主城的进攻需分阶段执行。首先用主力队伍消耗其驻守兵力,待其预备兵枯竭后,派遣拆迁队集中拆除耐久。流浪军主城被攻陷后将损失仓库80%资源,并强制迁移至随机位置。过程中需警惕其利用豪夺技术无视野飞地突袭,建议在关键路径部署警戒所防止斯巴达拆迁。若对方开启坚守状态,需计算时间差进行二次压制。
长期对抗需注重资源管控与战略协作。流浪军金币收益上限仅9000/次,可通过频繁骚扰其税收地块进一步限制经济。同盟成员应共享战报,分析敌方队伍配置,针对性调整肉步队驻防。夜间需安排轮班值守,防范流浪军利用时间差偷袭。若对方联合正规军作战,优先切断其配合链条,利用沦陷功能瓦解协同攻势。
剿灭流浪军是持久战,需保持战术纪律。避免盲目追击导致战线过长,其50%要塞建造速度优势易引发消耗战。建议以州为单位划定清剿区域,逐步压缩活动空间。最终胜负取决于资源调度效率与团队执行力,而非单纯武将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