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舰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搭载舰载机或护航艇来增强舰队战斗力。要完成装载操作,首先需要确保基地扩建至5本并拥有对应的生产线(如舰载机生产线或护航艇生产线)。生产完成后,点击舰队中具有载机功能的战舰(如航空母舰、载机巡洋舰等),进入舰船详情界面选择载机配置选项,会显示可搭载的舰载机或护航艇列表,选中目标单位并确认即可完成装载。不同战舰的载机容量存在差异,例如航母通常可搭载4-6个舰载机编队,而载机巡洋舰一般只能搭载1-2个编队。
装载舰的效能取决于三大要素:舰载机类型匹配、技术点强化和装备模块优化。舰载机分为战机和护航艇两大类,其中战机包含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型号,专精对舰攻击或防空;护航艇则侧重持续作战和针对性打击。技术点通过战斗积累后,可提升舰载机的火力、耐久或特殊能力,建议优先强化主武器的伤害属性和命中率。装备模块方面,载机型战舰需配备机载导弹发射器等武器模块,同时建议为舰载机加装增加闪避率的机动模块或提升护甲的能量防御模块,这些改装能显著提高战场生存率。
生产舰载机需要消耗金属、晶体和重氢资源,其中重型战机对重氢的需求量尤为突出。建议在基地建设阶段优先升级舰载机装配车间和高级军工实验室,将资源采集效率提升至每小时5万单位以上。工程舰的配置也直接影响装载效率,推荐使用中型工程舰搭配721载货型仓库舰,这种组合能实现单次3万单位的资源运输量,减少往返频次。需注意每个资源点的储量上限,及时调整采集计划圈布局。
战术部署时需遵循载机型战舰的站位原则。航空母舰作为后排单位应配备防空型舰载机保护舰队,载机巡洋舰作为中排单位适合搭载对舰攻击型舰载机。在特殊区域如高能辐射区,仅限巡洋舰以上舰种活动,需提前将舰载机转移至战列巡洋舰。当敌方以小型舰为主时,建议搭载具有范围攻击的蜂巢守卫者护航艇;对抗大型舰则优先选择雷火之星等具备穿甲能力的重型战机。每次战斗后要及时在太空站维修舰载机,维修时间可通过升级快速维护协议技术来缩短。
后期发展需关注蓝图研究和赛季机制。通过未央资助计划获取的紫币可用于购买高级技术档案,提高获得稀有舰载机蓝图的概率。每个赛季重置时,要注意提前将核心舰载机技术值存储在蓝图保研库中。对于重氪玩家,建议集中资源开发太阳鲸航母搭载孢子A404战斗机的组合;平民玩家则可培养澄海级载机护卫舰配合系统赠送的护航艇。无论哪种发展路线,都应保持每日参与双子节活动获取技术点数,这是持续强化舰载机战力的稳定渠道。